有研究報告指出,亞太地區(不包括日本)的3D打印市場支出將以23%的年復合增長率持續上升,有望在2019年達到43億美元,是2015年的3倍。亞太地區3D打印市場的快速增長,除了技術進步和應用擴展外,政府的扶持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關鍵因素。
而據IDC公布的市場研究報告,該地區3D打印市場增長貢獻力量主要是以下四個領域:
模具和零部件、離散制造業、航天航空和軍工制造、牙科和醫療保健領域。
模具和零部件
這一領域的市場份額占比23%,而澳大利亞地區的市場需求尤為突出。
離散制造業
離散制造也是亞太地區3D打印市場的主要力量,占了60%的市場份額,這一領域的年復合增長率預計將達15%。
航天航空和軍工制造
航天航空和軍工制造整個市場的20%,其3D打印市場支出有望在2019年達到5.5億美元。航天航空方面,中國和新加坡地區的3D打印市場增長迅速。
牙科和醫療保健領域
牙科領域的3D打印市場是另一股重要增長力量,其年復合增長率預計到2019年可達26%,其他醫療3D打印應用的持續挖掘也將促進該地區醫療保健方面3D打印市場的增長。
>>>拓展閱讀:模具制作能夠用到3D打印技術的環節
成型(吹塑、LSR、RTV、EPS、注塑、紙漿模具、可溶性模芯、玻璃鋼模具等等)
鑄模(熔模、砂模、旋壓等...)
成型(熱成型,金屬液壓成型等...)
機械加工、裝配和檢驗(固定夾具、移動夾具、模塊化夾具等...)
機器人末端執行器(夾手)
3D打印技術制作模具的優點
模具生產周期縮短
制造成本降低
模具設計的改進為終端產品增加了更多的功能性
優化工具更符合人體工學和提升最低性能
定制模具幫助實現最終產品的定制化
以上便是3D打印模具優勢的相關內容,了解更多3D打印技術最新資訊及模具制造的相關知識,請關注51模材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