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鋼材的計算公式最全合集(理計、各種金屬、連鑄、熱處理等) (3)

日期: 2021-06-04  來源:  點擊數:  


頂層


頂層KZ因其所處位置不同,分為角柱、邊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種柱縱筋的頂層錨固各不相同。(參看03G101-1第37、38頁)


角柱


角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么角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1.5Lae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柱頂部第一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8d


柱頂部第二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注意:在GGJV8.1中,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邊柱


邊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么邊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


邊柱頂層縱筋的錨固分為內側鋼筋錨固和外側鋼筋錨固:


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1.5Lae


注意:在GGJV8.1中,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中柱


中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么中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


中柱頂層縱筋的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注意:在GGJV8.1中,處理同上。



在實際工程中,我們知道板分為預制板和現澆板,這里主要分析現澆板的布筋情況。


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單向或雙向,單層或雙層)、支座負筋、分布筋、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撐腳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受力筋


軟件中,受力筋的長度是依據軸網計算的。


受力筋長度=軸線尺寸+左錨固+右錨固+兩端彎鉤(如果是Ⅰ級筋)。


根數=(軸線長度-扣減值)/布筋間距+1


負筋及分布筋


負筋長度=負筋長度+左彎折+右彎折


負筋根數=(布筋范圍-扣減值)/布筋間距+1


分布筋長度=負筋布置范圍長度-負筋扣減值


負筋分布筋根數=負筋輸入界面中負筋的長度/分布筋間距+1


三、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支撐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根據實際情況直接計算鋼筋的長度、根數即可,在軟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輸入法輸入計算。


常見問題


為什么鋼筋計算中,135o彎鉤我們在軟件中計算為11.9d?


我們軟件中箍筋計算時取的11.9D實際上是彎鉤加上量度差值的結果,我們知道彎鉤平直段長度是10D,那么量度差值應該是1.9D,下面我們推導一下1.9D這個量度差值的來歷:


按照外皮計算的結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心線計算那么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這里D取的是規范規定的最小半徑2.5d,此時用后面的式子減前面的式子的結果是:1.87d≈1.9d。


梁中出現兩種吊筋時如何處理?


在吊筋信息輸入框中用“/”將兩種不同的吊筋連接起來放到“吊筋輸入框中”如2B22/2B25。而后面的次梁寬度按照與吊筋一一對應的輸入進去如250/300(2B22對應250梁寬;2B25對應300梁寬)


當梁的中間支座兩側的鋼筋不同時,軟件是如何處理的?


當梁的中間支座兩側的鋼筋不同時,我們在軟件直接輸入當前跨右支座負筋和下一跨左支座負筋的鋼筋。軟件計算的原則是支座兩側的鋼筋相同,則通過;不同則進行錨固;判斷原則是輸入格式相同則通過,不同則錨固。如右支座負筋為5B22,下一跨左支座負筋為5B22+2B20,則5根22的鋼筋通過支座,2根20錨固在支座。


梁變截面在軟件中是如何處理的?


在軟件中,梁的變截面情況分為兩種:


1、當高差>1/6的梁高時,無論兩側的格式是否相同,兩側的鋼筋全部按錨固進行計算。彎折長度為15d+高差。


2、當高差<1/6的梁高時,按支座兩側的鋼筋不同的判斷條件進行處理。


如果框架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發生變化,我們如何處理柱縱筋?


如果框架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發生變化,柱縱筋的處理分兩種情況:


1、若柱縱筋采用電渣壓力焊,則按柱頂層的混凝土強度等級設置;


2、若柱縱筋采用綁扎搭接,例如1~2層為C45,3~10層為C35,則柱要分開來建立兩個構件:一個為C45,為3層,但3層只輸入構件截面尺寸及層高,目的是不讓2層作為頂層計算錨固;另一個構件建立1~10層,1~2層只輸入構件截面尺寸及層高,鋼筋信息自3層開始輸入,這樣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41.9K

最新文章

色综合天天综合天天综_国产思思精品视频_日本少妇高潮pics_黄频国产免费高清视频_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