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區模具專利申請整體狀況
圖1所示為廣西區專利模具產業申請趨勢,廣西區首件模具方面的專利申請于1990年6月29日,由廣西南寧手扶拖拉機廠提交的《薄壁管相貫線沖剪模具》,于1991年10月23日獲得授權。隨后幾年,廣西區模具相關專利申請斷續提交,直到2001年以后開始連續申請,并且申請量基本呈持續上升趨勢,2009年起模具相關專利的申請量呈現快速增長趨勢,直到2014年至今呈波動式增長趨勢。
圖1 廣西區專利模具產業申請趨勢
廣西區專利申請狀態分布及分析
圖2所示為廣西區14個地市關于模具產業方面的專利申請量分布情況。從圖中可以看出,柳州市的專利申請量位于第一,且處于遙遙領先的位置,可見,柳州市是廣西區模具產業的聚集地,產業聚集效果明顯。處于第二梯隊的是桂林市、南寧市、梧州市、玉林市,與柳州市的模具產業聚集效果相比顯得很薄弱,其他地市在模具產業方面的專利都屈指可數。
由該排名可知,柳州市的專利申請量領先較多,是因為柳州有一批汽車企業及配套產業,形成了集群和產業化的優勢。汽車、鋼鐵、機械是柳州三大支柱產業,柳州市規模以上的汽車制造業及上下游配套企業有300余家,其中知名車企有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柳州分公司、中國重汽集團柳州運力專用汽車有限公司、中國一汽解放柳州特種汽車有限公司等,配套有廣西柳州鋼鐵(集團)公司: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柳州歐維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及一大批汽車零部件制造上,此外還有廣西科技大學、柳州職業技術學院、柳州城市職業學院等高等院校。這些企業和高校在柳州作為領頭羊的角色,其在技術實力和專利申請量方面都具有極大優勢,帶動了一批汽車零部件生產與制造離不開的模具企業。
圖2 廣西區各地市模具產業專利申請量分布
圖3所示為廣西區模具產業專利當前法律狀態,圖中還顯示了2008~2021年專利法律狀態的變化趨勢。目前,廣西區在模具產業領域的專利申請中,處于授權狀態的有954件,占比44.65%;處于實質審查中狀態的有241件,占比9.55%;處于公開但未授權狀態的有8見,占比0.32%;所以有效專利占比54.52%,處于無效狀態的有1095件,失效專利占比45.48%。
從圖3可以看出, 2013 年之后廣西區該領域的授權占比逐年增加,表明該領域技術在廣西處于活躍期,發展空間較大。但2013~2018年處于未繳年費、駁回、撤回狀態的專利申請分別占比較多,表明廣西這幾年在模具產業領域布局申請的專利維持有效率較低,很大部分視為撤回、權利終止而失效,尤其是2013、2014年因未繳年費而導致專利權利終止的數量超過授權專利數量,失效專利占比分別高達69.8%、77.2%。說明廣西在該領域的專利淘汰率偏高,技術放棄嚴重,這兩年間廣西區對專利管理、保護工作做得不是很好。隨著國家對知識產權方面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從2015年開始,廣西區也積極相應國家政策的號召,在該領域的因未繳年費而導致專利權利終止的數量逐漸減少,且授權專利和實質審查的占比也越來越高。直到2021年因未繳年費、撤回狀態的專利合計僅為10件,失效專利占比僅為2.8%。
圖3 廣西區模具產業專利當前法律狀態
模具產業領域廣西專利申請人類型結構如圖4所示,主要分為企業、大專院校、機關團體、科研單位和個人五大類型。在廣西,模具產業領域中國專利申請人主要以企業為主,占比接近80%,專利申請量大致為1800件;其次是個人、大專院校分別占比12%、9%,機關團體和科研單位占比很少,僅分別為0.3%和0.17%??梢?,廣西模具技術目前主要是以企業為主導力量,以市場價值為主要導向,因此大專院校、個人和科研單位等技術產出量較低。其中,廣西區模具產業專利前15位申請人如圖5所示。
圖4 廣西區模具產業領域專利申請人類型
廣西區模具產業專利申請量排名前15位的申請人中,占據榜首的是梧州恒聲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專利申請量為131件,其中梧州恒聲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專利多與落料模、沖裁模結構及零件成形工藝有關;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專利申請量為110件,其中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專利多與汽車零部件成形模具及模具內運動機構及裝置有關;排名第三的是廣西玉柴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專利申請量為96件;前三位申請人與其他申請人拉開較大差距。值得注意的是,專利申請量排名前8位的柳州五菱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和第11位的廣西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其實是同一家公司,廣西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5月,是以柳州五菱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為主體組建的大型國有企業,其專利申請量合計為61件,可躍居第四位,與柳州通為機械有限公司并列。
圖5 廣西區模具產業專利申請人排名
整體上來看,廣西區模具產業專利申請量排名前15位的申請人中,柳州有9家,除2所高校(廣西科技大學和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外均為汽車企業及配套企業,說明柳州在汽車企業及周邊配套產業的帶動下很好地推動了模具領域的技術研發,并在該領域占據了一定的技術和市場優勢,也使之成為“廣西第一大工業城市”。其次是桂林的企業及高校占3家,其中高校是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排名第五,另外2家均來自桂林福達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桂林福達重工鍛造有限公司,其專利申請數量合計為52件,可見福達股份在國內市場的布局力度不容小覷。另外三家分別是來自梧州市的梧州恒聲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來自玉林市的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和來自南寧市的廣西大學。
此外,從專利的申請類型來看,以上15位申請人在中國申請模具產業領域的專利中,發明申請的占比較高,其次是實用新型,整體上,專利技術含量較高,如圖6所示。其中,柳州通為機械有限公司的發明申請占比高達91%,說明柳州通為機械有限公司是模具技術創新型企業,創新活力較高,具有很大潛力。
圖6 廣西區模具產業申請專利類型
圖7所示為廣西區部分地市的模具產業專利當前法律狀態,由圖7可見,專利申請量遙遙領先的柳州市,失效專利的失效原因以未繳年費、駁回和撤回為主,授權專利為559件,在實質審查中92件,授權專利數量遠超排名第二的桂林市,達到4倍以上,其有效專利比例達到54.15%。說明柳州市在廣西區的模具產業領域中起引領作用,結合圖5也可以看出,柳州市在以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柳汽、柳州五菱、廣西汽車集團等知名車企為龍頭企業的帶領下,形成以機械制造企業為主的配套產業,如柳州通為、柳州鉅嘉、柳州歐維姆等機械有限公司,以及眾多汽車配件制造商,如一系列柳州通億等汽車配件制造有限公司。在此良好的產業基礎及發展趨勢下很好地推動了柳州市在模具產業領域的技術研發。
圖7 廣西區部分地市模具產業專利當前法律狀態
從圖7還可以看出,在廣西區第二梯隊中的梧州市專利授權率不高,其模具領域方面的專利申請量為230件,其中授權專利僅51件,有效專利占比僅為26.08%,均不及專利申請量排名前五的地市的1/2,其中桂林市、南寧市和玉林市有效專利占比分別為56.35%、68.67%、59.07%。梧州市的無效專利占比高達73.91%,說明梧州市在模具領域方面的專利淘汰率偏高,對這方面技術放棄嚴重。結合圖5可知,梧州市在模具領域方面的專利申請主要來自梧州恒聲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說明梧州恒聲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專利申請數量方面雖然排第一,但該公司在知識產權維護方面的工作有所欠缺,需加強知識產權方面專業人才的培養。